++++++++++第二十一节
夜色下的长安静得仿佛一座空城。杨辰坐在马车内,耳边马蹄声声,车窗帷幔透着窗外火光那一点恍惚的光亮。不一会儿,马车停了下来。杨辰掀开车帘往外一看,已到了玄武门前。
杨辰走下马车。身后,上官青云亦翻身下马。夏日的夜晚仍是又热又闷,好像在头顶上盖了一个琉璃罩子,沉闷得没有一丝声响。杨辰穿过金吾卫侍立的门洞走入大明宫,上官青云就跟在她身后。夜色下,杨辰回过头来望着他,一双眼睛闪着晶莹的光芒。
此时他们离着宫门的金吾卫已有些距离了。火光在不远不近的地方跳跃,照亮了两个人的脸。杨辰仰头望着他,说道:“上官将军。我们先前好像有过些误会,还请你见谅。”
上官青云微微一顿,点头道:“杨女史言重了。”
杨辰淡淡一笑,道:“说来你可能不相信,你长得很像我的一位故人。每次看见你,我就会想起他。”
“是么……”上官青云眸光一闪,道,“不知……他是谁?”
“他是一个对我很重要的人,我童年时的全部记忆都跟他有关。我们一起蹴鞠,打马球,一起偷偷溜出门逛草市。他喜欢半夜在我的楼下用石子敲我的窗户,让我出去见他。”杨辰眸光淡淡,含笑望着上官青云,又好像望着某个不知名的所在。
上官青云喉头有微微的抖动。他低低清了清嗓子,沉默不语。
杨辰说道:“他是我最信任的人,我相信他也一样信任我。我们经历了同样的变故和苦难。我想,如果他现在在长安,他一定会来找我的。你不是他,因为他不会不与我相认。”
上官青云望向远处,沉声说道:“或许他只是不想连累你。”
“我知道该怎么保护自己。”杨辰仰头望着他。说道,“我希望他能来找我,和我说说话,说说旧时家中的事情。我等着。”
她说完,静静望着他,后退了两步,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上官青云并没有让她失望。第二天晚上,夜已深沉,杨辰屏退了宫人,独自坐在二楼窗边读书。忽然窗子上传来“啪”的一声声响。杨辰心头一喜。推开窗往下看去。月色中,上官青云就立在梧桐树下,仰头望着她。
弗居阁的院子很小。前后门都有守门太监。杨辰为了避人耳目,只能将上官青云带到了自己寝居的二楼。屋子里没有燃香,却平空飘着一种淡淡的香气,似是女子的发香。杨辰裹着外袍,青丝来不及挽起。垂在肩上。上官青云坐在她对面,脸上神情有些局促。
杨辰望着他,含笑说道:“三郎,你总算是来了。”
上官青云淡淡一笑,道:“你早就猜出是我了,对吧。”
杨辰点点头。道;“可是我不明白,你怎么会成了崔青云?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上官青云望向窗外:“这可就说来话长了。其中曲折,连我自己想起来都不敢相信。”
“两年前并州案发。我父亲问斩,我母亲和两个妹妹流放潮州,独我被流放岭南。我还记得那天晚上下着雨,我们刚入了岭南界,岭南驿站久未修葺。潮湿得没法住人。我被两个押解官关在一个发了霉的房子里,当时高热。烧得迷迷糊糊。等我再醒过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身在一个客栈的房间内,身边被褥温暖柔软,好像做梦一样。”
上官青云顿了顿,接着说道:“我那时候高热刚退,浑身无力。就那么躺了一下午,晚上的时候有两个山东口音的男人回来了。他们自称是清河崔氏,是来搭救我的。他们买通了押解官,说我已经死在了流放的路上。还答应给我一个新的身份,就是崔青云。”
“他们为何要搭救你?”杨辰蹙眉问道。
上官青云说道:“我当时也不明白。可是跟着他们走,总比流放到岭南要好得多。我就跟着他们回了清河,在崔家住了半年有余。后来我才知道,原本的那个崔青云是崔氏嫡子,早在两年前就定了要入选金吾卫的。可是突然得了一场怪病,暴病身亡。你也知道,清河崔氏虽然是名门望族,可是一直被排挤在朝堂之外,所以他们不愿意错过这个入选金吾卫的机会。我杜家祖上和崔氏曾有姻亲,他们打听到了我被流放的消息,就打算李代桃僵,让我冒充崔青云,入选金吾卫。他们提供给我一个贵族的身份,而我,则要帮助崔氏在朝堂争得一席之地。”
竟然是这样。杨辰眉头微蹙,问道:“那上官昭容又是怎么回事?她为什么偏偏选中了你?”
“这件事,其实是临淄王从中运作的。”上官青云说道。
“临淄王?临淄王李隆基?”杨辰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上官青云点了点头,说道:“我进入金吾卫后,很受临淄王的器重。相信你也看得出,上阳宫那夜,他把护送你回洛阳的任务交给了我。”说到这儿,上官青云刻意地避开了杨辰的目光。杨辰心里明白,自己和李隆基之间的事,他多多少少肯定知道一些。
上官青云继续说道:“后来计划生变,我奉命护送相王来长安。之后又被安排看守玄武门。这一次上官昭容在清河崔氏中选人入族谱,是临淄王与崔氏商议,将我送了出去。”他顿了顿,压低了声音,说道,“临淄王的目的,就是要我监视上官昭容,以备不时之需。”
杨辰后背升起一层凉意。好个李隆基,好周密的部署。上官昭容想利用崔青云收回皇宫兵权,他就将计就计,在上官昭容身边安插了人手。这一招实在高明,丝毫不逊于崔湜在上阳宫导演的那一场偷天换日。
只可惜,他选错了人。
“我看得出,你也是临淄王的……人,”上官青云说到这儿,微微低了头,道,“所以我今日将全部事情都告诉了你。你不必去做什么,也不用为我担心。我会保证你的安全。等相王殿下登上皇位,我就会想办法,重审并州之案,还你我的父亲一个清白。”
杨辰脸上的神情毫无波澜。她静静望着他,说道:“这就是你投靠李隆基的目的?”
上官青云点点头:“从我决定成为崔青云的那一刻起,从我进入金吾卫的那一刻起,这就是我的全部目标。”
杨辰点点头,心里却是一叹:可惜,你跟错了人。李隆基无法帮你实现这一切,因为他本身就是你我悲剧的缔造者。
可是杨辰还不想讲事情的真相告诉他。现在还不是时候。李隆基既然这么信任他,那他和李隆基正面接触的机会肯定很多。如果现在就告诉上官青云李隆基才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只怕他压不住事情,再将自己推入陷阱。
她不能告诉他。她必须另想办法。
杨辰握住上官青云放在桌子上的手,双眸望着他的眼睛,说道:“三郎,答应我,以后不论发生什么事,不论李隆基让你做什么,你都要先来跟我商量。你要让我心里有个底,不然……如果我行差踏错一步,你我恐怕这辈子都见不到面了。”
上官青云双眉紧蹙,他想起了上阳宫那一夜,杨辰策马而来,求他放她出宫。他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消失在夜色里。那种无力和惶恐的滋味,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好。”上官青云回握着她,说道,“你也要答应我,别再让自己身陷险境。”
“我明白。”杨辰微微一笑,收回了手。上官青云手掌空悬,十指收拢,紧紧握拳。
突然门外传来一声响动。杨辰心头一惊。上官青云已起身躲在了屏风之后。
“谁啊?”杨辰的声音淡淡。
“女史,”是信春的声音,“奴夜起,见您房里还亮着灯,就过来看看。女史方才可是在跟人说话吗?”
杨辰将门拉开,站在门前,说道:“我能和谁说话?不过是自己吟诗罢了。你这丫头,总是疑神疑鬼的。”
信春低头道:“奴多嘴,女史莫怪。奴只是想提醒女史早些歇着,明日还要早朝。”
杨辰点点头,道:“知道了,你也去睡吧。”
“是。”信春低身行了一礼,缓缓退了下去。
杨辰松了一口气,转身回到房中。上官青云已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你等一会儿再走吧,恐怕还有人醒着。”杨辰压低了声音说道。
上官青云点了点头,和她一起靠着窗坐了下来。窗外明月皎皎,满地月色如霜。他们谁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看着天边的月亮。
那天晚上,他趁着夜色离去。杨辰站在窗前,看着他的身影翻过围墙,消失在明月光下。她心里忽然安定了很多。她知道,上官青云将是她最忠实的同盟,因为他们都有着同样的目标。
ps:
第三更,ohye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