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根本就不是皇上。
之后很多天过去,宋璟这句话一直回荡在杨辰耳边,挥之不去。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争,满朝文武,却少有人能看清这一点。
然而事情并没有随着五王的外放而结束。之后几日,消息接踵而来。右台侍御史周利贞携圣旨而出,诛杀五王。桓彦范流放途径襄州,被周利贞用绳索捆绑,在尖利的竹桩上来回拖拽,直到肉被刮去,露出白骨,最后用棍棒打死;敬晖也与流放途中被周利贞截住,剔骨而亡;崔玄暐被毒杀;袁恕已被强行灌入野葛藤汁,五脏尽裂,以手抓土,指甲磨尽,鲜血淋漓,最后死于乱棍之下。不过十日的功夫,当朝五王,全部遇难。
事情愈发变得不可收拾。大臣们奏请皇帝皇帝以矫诏之罪问罪周利贞的奏表堆满了紫宸殿龙桌案。没有人相信那道改流放为诛杀的圣旨真的是出自皇帝之手,人们更愿意相信这是韦皇后的授意。
“啪嚓”一声,描金青瓷茶碗盖子被摔得粉粉碎。韦皇后怒火犹不能泄,喝道:“你胆子也太大了!”
武三思立在殿中,虽然看似恭谨地低着头,可是脸上却无半分忧色,慢悠悠地说道:“胆子不大,能有今天么?”
他这态度更使得韦皇后怒火中烧,双眸血丝崩现。杨辰立在珠帘一侧,感觉到两人的剑拔弩张的,急忙挥手屏退了两旁侍奉的宫人们。
“假造圣旨,残害朝臣。你胆子是大,已经无法无天了!”韦皇后怒极,声音反而低了下来,似是一条毒舌咝咝地吐着信子。
武三思低身一礼,道:“皇后先息怒。听臣慢慢说来。五王必须死,而且必须马上死。他们不死,后患无穷。皇后难道忘了狄仁杰么?当初来俊臣就是因为没有斩草除根,留了狄仁杰一条性命,才有了后来狄仁杰返回朝廷,诛杀来俊臣之事。前车之鉴,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啊。”
韦皇后眸中凶芒毕现,冷冷一笑,道:“梁王好比,竟是将自己比做来俊臣。你做得了奸臣酷吏。陛下可担不起亲佞远贤的昏君之名!”
武三思抬起头,胡须下竟有一丝笑意:“若没有我,恐怕他连昏君都做不成吧?”
“你……”韦皇后又气又恨。可是也没有别的办法。武三思说得没错,如果没有他的周旋谋划,皇帝之位,恐怕根本落不到李显头上。
韦皇后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头怒火。说道:“你的功劳本宫都记在心里。可是你若置朝廷人心于不顾,本宫也不能保你一辈子。”她转过身,指着龙桌案上的奏折,说道:“这些天来的上表无一不是在议论五王之事。大臣们全都要求诛杀周利贞,更有甚者已经把矛头直接指向你梁王了!本宫有心保你,可是你说说。你让本宫怎么保!”
武三思的目光落在那堆奏折上,双目微眯,说道:“皇后何必如此惊慌?不过是一群小丑趁势博名声而已。皇后不必理他们。等风头一过。自然什么事都没有了。”
韦皇后张了张嘴,话还没有说出,便听殿外一个声音高声道:“梁王好大的口气。”
太平公主锦衣华服,跨步走入殿中。身旁殿外通传的小太监跌跌撞撞走进来,低身跪伏在地:“禀……禀皇后。太平公主到。”
韦皇后站在高台之上,太平公主立于大殿正中。两人目光交汇,连风都定了下来。
“你下去吧。”韦皇后吩咐。小太监如蒙大赦,躬身退下殿去。
韦皇后淡淡一笑:“公主怎么来了?”
“出了这么大的事,皇后还想瞒着谁?”太平公主侧眸看向武三思,挑唇一笑,道,“梁王好大的手笔啊。现在不论是朝堂还是市井,无人不在议论您的大名。您的风头,可真是无人能比了。”
太平公主这话分明就是讽刺。武三思唇边挑起一丝扭曲的笑意,道:“长公主玩笑了。”
“哪个有功夫跟你玩笑!”太平公主看向上首的韦皇后,说道,“现在人心浮动,朝廷权力脆弱,五日之前黄河水患的折子到今天还没有批复,两岸饿殍遍野,民不聊生。韦姐姐,再这么下去,李唐江山可就要毁在你的手上了。”
韦皇后微微叹了口气:“那公主打算怎么办?”
太平公主挑唇一笑:“韦姐姐终于肯问我了么?”
韦皇后缓步走下台阶,在太平公主面前站定,双手平举于眉前,行一平礼:“朝廷为重,还请公主不计前嫌。”
太平公主微微一笑,道:“韦姐姐说笑了,我们之间能有什么嫌隙?我今日之所以进宫,就是想要来帮姐姐出出主意的。”
“公主请说。”
太平公主转过身,侧眸看了武三思一眼,道:“韦姐姐是我李家的媳妇,代我兄长问政,无可厚非。其余闲人,也该退下了。”
武三思双拳握紧,看着韦皇后。韦皇后却并没有说什么。杨辰自然明白了皇后的意思,上前对着武三思低身一礼,道:“梁王殿下,请吧。”
武三思最后看了太平公主一眼,袍袖一甩,大步离殿而去。
紫宸殿内只剩了太平公主和韦皇后两人。韦皇后说道:“公主现在可以说了。”
太平公主缓缓踱着步子,身后大红长裙拖曳成一个扇形。她抬头望着雕梁画栋的殿宇,说道:“这紫宸殿还是老样子。当年我曾随母亲在这儿听政,一转眼就这么多年过去了。”
韦皇后料定她又要发一番感慨,因此也就耐着性子听着。太平公主绕着大殿走了一圈,说道:“可惜,物是人非啊。韦姐姐,在这珠帘后坐着,是个什么感觉?”
韦皇后淡淡道:“倒没什么别的感觉。”
太平公主挑唇一笑,道:“你错了。这珠帘看似是用来阻挡别人的目光,其实挡住的是你自己。人人都知道这珠帘后坐的是你,你却因为层帘阻挡,看不清外面的人了。”她转身睥睨,道,“所以,这珠帘后的位置,也未必就是好的。”
韦皇后淡淡一笑,道:“虽然不是最好的,也并不是谁都能坐得的。”
“也不是谁都能坐得稳的。”太平公主含笑补充道。
韦皇后面含微笑,说道:“公主今日进宫,就是为了跟我聊这珠帘么?”
太平公主一笑,道:“其实,我是来找韦姐姐要恩赐的。”
“公主想要什么?”
“官职。”太平公主转过身,说道,“御史台御史大夫和尚书省吏部尚书,请韦姐姐把这两个官职给我腾出来。”
太平公主府早已开府设衙,卖官鬻爵,可是卖出的都是五品以下的小官。御史大夫和尚书都是正三品的亲贵官员,太平公主只能亲自来要。
“就这些?”韦皇后问。
“还有。”太平公主说道,“罢免武三思御史中丞之位,同时外贬周利贞、李承嘉。”她望着韦皇后,说道,“韦姐姐以为如何?”
罢免武三思是太平公主清理御史台势力的私心。周利贞、李承嘉都是武三思亲信党羽,将他们外贬,无疑是对武氏势力的一次重大打击。韦皇后清楚太平公主的心思,可她别无选择。现在安抚人心才是最重要的。更何况,在她内心深处,也想趁此机会给武三思一个警醒。
“好。”韦皇后点点头,“明日一早,圣旨就会发下。”
太平公主淡淡一笑,道:“韦姐姐果然痛快。放心,在你圣旨发下之时,就是朝堂平息之日。”
“韦姐姐歇着吧,我回去了。”太平公主侧目看了韦皇后一眼,也不等她说什么,转身便往殿外走去。
杨辰就在殿外立着,见太平公主走出来,便低身行礼。眼前穿着金丝云鞋的脚步一顿,一个声音自头顶响起:“是你。”
杨辰微微抬起头,正对上太平公主微眯的凤目。她没想到太平公主还记得自己,低头说道:“拜见公主。”
“上官昭容还好么?我可有日子没见她了。”太平公主说道。
杨辰低头道:“奴已不在昭容身边侍奉了。”
“是么。”太平公主侧目看着她,冷笑一声,大步离去。
杨辰微微舒了口气,转身走入紫宸殿。韦皇后独自坐在高台台阶上,繁复的宫装铺展了满地。她静静坐在那儿,方才笼罩周身的气焰尽敛,只剩下满面疲惫。
“皇后娘娘。”杨辰低声唤道,“事情可解决了?”
韦皇后的目光望着某个不知名的所在,微微点了点头。
“公主真能左右百官?”杨辰心里有些惊讶。
韦皇后一叹,道:“她怎么会不能?那些上奏的官员有一多半都是出自她的门下。她不过是借这次的事要挟我而已。”
竟是这样。杨辰低声问道:“那皇后打算怎么办?”
刚才在殿外,她将太平公主的话都听了个清楚。周利贞和李承嘉都是武三思的得力部下,太平公主那他们开刀,不得不让杨辰为崔湜捏了一把汗。
韦皇后微微舒了口气,道:“就让她赢这一次。她横不能次次都赢。”
ps:
这章后面本来想加张柬之的历史小札,实在是……力不从心。等忙完了这段再补上吧。另外感谢所有订阅支持的盆友,茯苓一直在关注粉丝榜(没几个人,也好关注)。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