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40章 将军,你死了
    张景彦捏着厚厚的一沓银票,有点无奈,还是那性子,有事没事喜欢拿银子说话,就是要逼人闭嘴。

    “前前后后,都有二十万两了。”张景彦算了一下,再把运到上谷关的粮食,修路的银子加起来,远超过这个数了。

    若娘好笑地看着他:“大将军还有舍不得银子的时候?反正你愿意去给人善后,就当我借你的吧。”

    说到这个,若娘突然眼睛亮了一下:“将军,将军府是你的私产吗?你死了之后府中的东西都是怎么处理的呀?”

    张景彦太阳穴的青筋一跳,一下子知道她想做甚。

    “是张家的私产,先前我已经跟张伯说了,让他将能卖的都卖掉了,不能卖的运回宫中,填充敏儿的私库。”

    “加上宅子,卖了六百万两,要不是大雪,想来张伯已经在岛上了。”

    若娘惊讶,她不过一句玩笑,张景彦是真敢做啊。

    “将军府你敢卖,谁敢买的?”

    “张伯之前来信说是乌家人买的,乌乐蓉不忍心住了多年的地方转手给旁人,乌宏义出银子买下来了。”

    “哦,还挺重情重义。”若娘抿嘴笑了一下,想来现在京中风向舆论,对乌家有利。

    “但是官级与府宅不都是有规制的吗?乌家是文官,祖上又没出过将军,买了也不能住。”

    “乌家没住,是许家的人住。”

    “许二柱啊?”若娘皱眉,老东西阴魂不散。

    “嗯。”

    张景彦顿了一下,温声和她商议:“若娘,我想趁着这个机会,将许家和乌家都拖下来。”

    “老五三年后秋闱,也正是时机。”

    若娘想想,点了点头。

    “他们留在京中,确实隐患太多。”

    “这次赈灾的官银是乌家和户部共同承办,仔细查必然有把柄。”张景彦想的是,最好能一锅端了。

    他把银票重新还给若娘,“张伯那里有银子,这些你自己留着。”

    若娘想了想,六百万两能养上谷关将士几年了,伸手接了过来。

    “给老五送两万两,他在京里要花银子的地方多。”

    “张伯给老五留了,你别担心。”

    若娘侧了侧头,怎么银子还有用不出去的时候?

    “将军,外面估计要乱起来了,在这里我不放心,能不能先回村里去。”若娘想了一下,老三他们在村里,等世道乱了,不知道会怎样,都在一起心里踏实。

    “这两日没下雪了,湖面结的冰薄了些,下午我们就回去。”

    “好。”

    “但你…”张景彦现在不好露面了。

    “我不去,你自己当心。”圣上都已经盖棺定论的事情,他自然不能死而复生。

    若娘翻了个白眼,尽忠尽孝,死脑筋。

    “哦。”

    既然打算了要回去,若娘让老四赶紧收拾了一下,她看向杵在一边的张景彦,“想起来,岛上最好让张得发也看看。”

    选来岛上的人看着也是参差不齐,才多久,老刘家都闹了几次了。

    “好。”张景彦听说了刘老仵作家的事,让张得发把若娘给的豆腐方子教给村里人了。

    只是人心不足,一次闹成功了,下一次呢?

    若娘让老四往村里跑了一趟,找小十一帮忙撑船,给他二两银子。

    听说若娘要回悦家村,张得发带着周氏在湖边等他们。

    娘俩也没有多少东西,登船的时候,若娘将周氏喊到一边,两人说了一会话,挥了挥手告辞。

    若娘到悦家村后山登岸时,天都已经黑了,小十一和张秋宜要趁着湖面还没重新结冰赶回去。

    若娘便没有留人。

    跟老四一起翻过后山,回了家。

    太阳晒了两日,开始化雪,屋檐下淅淅沥沥的,晚上又冷,全都冻成了冰锥,掉在人脑袋上绝对会开花。

    若娘绕开冰锥打开门,简单收拾了一下,在厨屋下了两大碗面,吃了休息。

    村里人都没注意到他们回来了。

    第二日早晨,若娘起床,把家里的长生果找出来,抄了一盆。

    又让老四挖了一坛酒,拎着去找石英。

    老二成完亲,她就去岛上了。

    还没谢过林氏他们忙前忙后。

    外面又开始飘雪花了,除了后山长青的松柏,地里被雪覆盖的冬小麦,整个村子光秃秃的,萧瑟肃杀。

    他们家没人,门前的雪没人扫,若娘提着衣摆走了两步,鞋子都湿了。

    等到了石英家时,只见石英忙的屁颠的在清点木材,角落里已经堆满了竹子削成的箭头。

    门虽然开着,若娘伸手敲了敲他家的竹门。

    石英回头,见是若娘,立马放下手里的东西:“夫人,怎么这时候回来了?”

    林氏听到声音,也从屋里走了出来:“夫人,快屋里坐。”

    若娘将东西递给林氏:“自己家炒的,长生果就酒,里正保管喜欢。”

    “夫人客气了,我们就不客气了。”

    “是不是收到信赶回来的?”林氏给若娘倒了杯热水,拉着人坐下说话。

    “岛上日子简单,没有村里热闹。”若娘喜欢清静,都觉得日子过的当差不差,人都疲懒了。

    林氏笑笑:“我想着你要回来,孩子们都在村里呢,今年看着也不太平,怕是要出事。”

    石英进屋,坐在老四边上,把近日打听的事说了。

    “往南边的县里打听了好几个村的事,受灾比咱们这严重多了。”

    “南方不常有大雪,房屋经不住压,听说有个村,小半的屋子都被压倒了,又因着上面的事,县令瞒着不上报,直接跟王家村一样,推平屋子,往村外赶,有人去查,也没有痕迹。”

    “村民没了屋子住,只能往亲戚家碰碰运气,甚至很多成了流民,到处流窜。冬日不比夏日,冻死在路上是常有的事。”

    “南方富庶,手里漏点能养活不少人,但愿不愿意是另外的事。”

    “上谷关这边,土地差山地多,前几年人都还吃不饱肚子呢,如今也不过是混个温饱,等情况再坏下去,很难控制。”

    饿极了冷极了,又没有希望的人,只要能活着,甚么事都能干得出来。

    若娘沉默地听着,只能祈祷各地的父母官,都是善良仁义之辈了。

    但王家村的事情已经是前车之鉴,他们很难认为此事还在可控之内。

    石英想的太好了。

    喜欢穿成农门老妇后,贵女种田发家啦请大家收藏:穿成农门老妇后,贵女种田发家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穿成农门老妇后,贵女种田发家啦请大家收藏:穿成农门老妇后,贵女种田发家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