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 117 章 青山南的地
    但他也忘了,云若这样的人,是不会给他看出破绽的。

    “你们...白苏白元,你们娘...”张景彦着急走上前,腿跛的更加厉害了。

    老四老五低着头,暗地里交换了一个眼神。

    双双伸出袖子摸了摸眼睛,袖子上有他们提前抹好的食茱萸粉。

    这一来,眼泪是刷刷地往下流。

    两人情绪都很激动,要不是张家村的人拦着,两人能扑过去抱着“娘”的尸首。

    “将军!都怪我们太着急,执意今早要给您送方子,才害了娘,大姐和三哥。”

    “要是我们在家,他们也不至于...”被火烧死了。

    这几日广临郡治下,已经发生好几起火灾了,小庄园起火,虽在意料之外,也不算特别突出。

    老四老五演起戏来,还挺像那么回事儿。

    他们如今在外走动,见识的也多了。

    心中有数,这件事,现在如果不这么做,或许过不了多久,躺在这里焦黑的尸首就真的是他们了!

    但他们心中也有疑惑,娘是在何种情况下,将一切都算计到的?

    将军到底跟娘透露了多少事情?

    老四老五至今认为,他们娘能提前做准备,都是张景彦帮忙的。

    仵作过来一一鉴别了尸首的性别与年纪,跟若娘的一女一子都吻合。

    仵作一个个验完,在填验尸单。

    填完一张,张景彦就抢过去看一张。

    验尸单上,详细地记录了体貌体征和年岁。

    直到看到许云氏那一张,体态,年纪,伤疤位置,都极其吻合!

    张景彦抓着验尸单的手不住地颤抖。

    有血迹从嘴角溢了出来。

    “将军!”

    “您没事吧?”

    “没事。”张景彦伸手按了按心的位置,抬起衣袖擦了,黑色的衣物看不出异样。

    只有隐隐察觉出张景彦想法的长史,抬眼看了尸体两眼。

    老四老五余光看到张景彦的反应,心中疑虑更深。

    娘...做的这件事,将军并不知情?

    那...

    “将军,起火点找到了!”许来金自那次在山上跟若娘闹了小脾气,至后来若娘搬到了张家村,他一步都未曾往这边走动过。

    张景彦闭了闭眼。

    人没了,做再多都于事无补了。

    “在哪里?”

    “在...在院墙外的稻草堆那边。”许来金犹豫了一下,着火点是在院墙外,这件事不是意外的火灾。

    这是一场谋杀!

    “门外?”张景彦转头,布满血丝的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他。

    “是。”许来金被看得下意识地咽了口口水。

    他已经许久没有看到过将军满眼杀气的模样了。

    “查!”张景彦咬牙,他要看看到底多少人,在盯着他!

    云氏在张家村不与邻里交恶,不可能存在要谋害她性命的人。

    想起上次云氏问他的那些问题。

    会对她下手的,只可能是跟他有关的人。

    张景彦不喜欢这些勾心斗角,但该懂的他也懂。

    他看向跪在并排放在地上,用白布盖着的尸体面前的老四老五。

    他们要不是来城里找他,云氏一家九口人,就全都葬身火海了。

    “是。”许来金心里也觉得堵得慌,云婶那么精明的一个人,就这样没了。

    张景彦盯着盖着“云氏”尸体的白布看了许久,才开口:“白元你娘生前就希望你能下场考试,日后你还是跟着先生读书。”

    “白苏就跟着本将军习武。”

    张景彦的脸上此刻已经看不出波澜了。

    将人安排好,骑着马走了。

    ......

    两日后,若娘带着半夏和老三夫妇来到了距离广临郡五十里远的山中村,名为远山村。

    这个村子建在一处峭壁底下,四处环水,且全是高大的林木。

    这里是更加古老的部落,族群以姓氏聚集,有一位推选出来的族长,进镇办事多以族长为首。

    村里人有的住在山洞,有的在树上建了木屋。

    好一点的就是砌了茅草屋和竹屋。

    要想出山进镇,需要穿过两个山头,两山之间有条宽阔的河流,有专门的摆渡人一旬过来一趟。

    远山村是一处与世隔绝的村落。

    若娘前些时日,乔装去了趟青山镇。

    通过瘦猴和断臂两乞丐打听的,这里,是他们原先生活过的地方。

    就是因为太穷了,他们两人才主动投军。

    军队里退下来后,他们也想过回到远山村,奈何那时听说山上发生了地龙翻身,他们商量了一下,去了青山镇落脚。

    若娘找他们打听清楚,便一直在为此行做准备。

    远山村,生活的都是难民和贫困的猎户,不在县衙的管辖之内,很多都是没有户籍的。

    没有户籍的人如若想进城,给族长几两银子,就能拿到新的户籍。

    若娘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她需要一个新的身份。

    七个人都装扮成了因洪灾落难的难民模样。

    跋山涉水的来到远山村,刚下船若娘就病倒了。

    有村里人外出打猎,将他们几个人给捡回来,带到了族长面前。

    若娘被老三背着走了一段路,发晕的脑袋清醒了一点。

    跟族长说明来意,也说了瘦猴和断臂乞丐的事,人群里刚好有瘦猴的爹娘,一打听,对上号了。

    加上若娘让老三暗地里给族长塞了几十个铜板。

    族长和村里人很快就接受了他们,将人安排在了一个山洞里。

    若娘又花银子买了点粗粮米面并几个破碗,就算是在远山村安置下来了。

    山洞很大,角落铺了干草,是用来休息的,洞口外是泥土垒的灶,外沿都开裂了,灶口架着一口边沿都磕破了的铁锅。

    是若娘用一块玉跟族长淘换的。

    她是带了不少银票,可现在不是露财的时候。

    她跟族长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了好久,才依依不舍地将玉送出去了。

    族长名叫杨林,看她哭成这样,原本都想说先把锅借给她了,被族长夫人碰了碰胳膊。

    谁来哭一场都能借到东西,族长家的日子不要过了!

    杨林到嘴的话一噎,面上有些羞愧,就又给了若娘一些破旧的被子和衣裳。

    若娘几个人到这里,除了两个娃看着没受多少苦头,大人全都一副半死不活的模样。

    这几日,若娘让他们都只吃个半饱就赶路。

    柳氏和半夏前段时日养起来的肉,很快就掉了,脸上又涂了一层灰,就是为了充当难民的时候不会被怀疑。

    如今看族长和几个围观的村人一脸同情地看着他们,若娘知道自己做对了。

    至于跟老四老五说好的,已经建了的茅草屋,纯属是为了让他们俩安心留在广临郡。

    若娘和老三捧着族长“施舍”的衣物回到山洞,柳氏已经将粥熬好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