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88章:一篇刷屏的报道!
    就这样。

    

    韩伟军在自己舅舅韩关照的公司里待了四年时间。

    

    二十四岁的他成功赚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拿着这十万元的韩伟军选择买下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套房子。

    

    当时那套房子就选在了韩伟军的舅舅韩关照家的旁边。

    

    因为那套房子也是一套不知道几手的房子里。

    

    价格便宜。

    

    韩伟军也是刚好可以买得起。

    

    而且距离韩关照的公司距离也不远。

    

    当时的韩伟军也完全没有跳槽的想法。

    

    毕竟是自己的舅舅带自己赚到的第一桶金。

    

    只是韩关照的公司就算再发展也已经到头了。

    

    无论是业务体量还是公司规模都已经严重受到了限制。

    

    韩关照一气之下便把公司关了。

    

    而韩伟军则选择自己出去创业。

    

    只是创业的艰辛远比韩伟军自己想象中还要更大。

    

    他在自己一个人单干之前完全没有想到过自己接下来的创业之路竟然会遇到那么多的问题。

    

    就在韩伟军二十五岁的这一年里。

    

    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而韩伟军创业选择的方向。

    

    与他之前所从事的行业完全不相同。

    

    在此之前,韩关照公司的业务主要就是当时刚刚兴起的地产行业下游相关的销售工作。

    

    说白了就是帮助地产行业去销售一些并不好卖的楼盘。

    

    而韩伟军这次创业所选择的方向则是食品相关。

    

    或许是他的心里始终都记着自己家里做的业务。

    

    所以韩伟军在京州开了自己的第一家面馆。

    

    名字就叫伟军面馆。

    

    伟军面馆开业的第一年。

    

    并没有出现韩伟军期待中的那种火爆景象。

    

    反而始终都是不温不火的状态。

    

    到年底再一算钱的时候。

    

    韩伟军这一年里净亏损了十五万之多。

    

    这不仅相当于他这一年的时间都白干了。

    

    而且还让韩伟军不断把自己的存款花了进去。

    

    但是韩伟军并不认为这是自己经营能力的问题。

    

    他反而继续扩大了伟军面馆的门店面积。

    

    在第二年的时候,韩伟军把自己的伟军面馆的门店面积扩大了一倍之多。

    

    从原本店里只能坐下七八个客人的地方。

    

    变成了可以容纳二十个客人。

    

    在门店面积扩大了之后,看起来伟军面馆的客人的确比去年要多了许多。

    

    而且更关键的是,在韩伟军的积极努力下,他也通过各种渠道和办法认识了许多周边的确的领导们。

    

    这些领导们偶尔也会来到伟军面馆里吃饭。

    

    为此。

    

    韩伟军还特别扩建了一个包厢。

    

    只不过这些领导们来到伟军面馆吃饭就像是一个美好的泡沫一样。

    

    来的时候乌泱泱一大群人。

    

    可是结账的时候却选择了挂账。

    

    这样的结果就是到了年底结算的时候。

    

    韩伟军发现自己这一年又亏损了。

    

    而且亏损的比上一年还要多。

    

    这一年里。

    

    韩伟军竟然直接亏损了四十万。

    

    其中有一大半都是领导们来吃饭不给钱的签单结果。

    

    韩伟军也不傻。

    

    他怎么可能继续这样。

    

    于是韩伟军毅然决然的把自己的这家面馆给转让出去了。

    

    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当时已经二十八岁的韩伟军选择进入到媒体行业。

    

    因为他给报社提供了一篇自己在开面馆的过程中,遇到的那些领导们吃饭不给钱的经历。

    

    当时的报社总编看到了这篇文章后非常欣赏的邀请韩伟军来到报社工作。

    

    于是韩伟军就这样从一个销售到一个面馆老板再到一个纪实报道记者。

    

    报社总编对于韩伟军的确有知遇之恩。

    

    他认真栽培韩伟军,帮助韩伟军快速成长。

    

    再加上韩伟军来到京州的八年时间里几乎与上层和底层的人都接触了一个遍。

    

    所以他对于人性的拿捏也是十分到位。

    

    韩伟军在撰写那些纪实报道的时候,文笔很好,入木三分。

    

    就这样。

    

    不到三年时间。

    

    韩伟军便从报社里脱颖而出,成为当时京州小有名气的一名纪实报道记者。

    

    因为他的报道,甚至有多个地区那些不守规矩,违法乱纪的领导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批评。

    

    也有人因此而下岗失业。

    

    韩伟军越写越好,名气越来越大,在报社里面的职位也是越来越高。

    

    在韩伟军四十岁的时候。

    

    韩伟军因为一篇《原来城市基建有猫腻!》这样的文章火遍大江南北。

    

    在这篇报道里,韩伟军通过一年多时间的走访,发现了在华夏国内许多城市里,关于城市基建这个事情上有着太多的猫腻。

    

    韩伟军的深入走访调研获取到了非常多的第一手消息。

    

    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消息被韩伟军及时的收集起来。

    

    随后在韩伟军的整理和编辑下,一篇名为《原来城市基建有猫腻!》的纪实报道被发表了出来。

    

    全华夏都为此而轰动。

    

    因为一直以来,很多人都知道城市基建中的猫腻不小。

    

    但是大多数人对于这里面的猫腻到底有多少其实心中和脑海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而韩伟军的这一篇《原来城市基建有猫腻!》报道彻底将这块被深埋很久的问题给揭露了出来。

    

    对于韩伟军这样一篇引起巨大轰动的文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

    

    欢喜的人是那些一心一意想要为了大家而真心服务的人。

    

    而忧愁的人则是那些想要靠此乱象继续赚钱的人。

    

    两拨人都纷纷来联系韩伟军。

    

    有人给韩伟军打电话希望他能够来到自己这里任职。

    

    还承诺给韩伟军一个报社副总经理的位置。

    

    也有人给韩伟军打来电话希望他配合自己做调研员,给他最稳定的职位和相对更好的福利待遇。

    

    不过与之相比而言,更多的人则是来指责韩伟军的人。

    

    许多人都指责韩伟军的这篇文章让自己无法继续靠此盈利了。

    

    甚至有人说自己一家六口人就靠着这个灰色地带赚钱。

    

    现在韩伟军的这一篇报道让他再也无法赚钱了。

    

    韩伟军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自己的文章竟然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不过事态越来越超乎他的预期。

    

    也是韩伟军所完全没有想到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