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斯楞大步流星的走来。他带着卫队来到王宫外的一处高塔上面。在这里能俯瞰全城。王宫也在视野范围内。
四个城门都被打开了,三个师都已经进城。
此时,还有两千多的残军被包围在王宫里。全是土库曼人。
乌兹别克人早都扔了武器和脱了军装,变成百姓藏匿了起来。反是正这些明人也不认识他们,只要不穿军装,哪里分的清是百姓,还是军人呢。
希瓦经常灭国,早已有了灭国时生存的经验了。
这个时候,土库曼人已经知道了大汗一家不在王宫内的消息。不知道是突围出去了,还是被明军俘获了。
哈麦德虽然是亦刺克,但是他是土库曼人。
这个最高职位,从来都是只有弘吉剌部的蒙古人出身的贵族才能担任。但是本届大汗是靠着土库曼人的拥护才得以继位的。
所以,为了酬谢功臣,哈麦德才得以第一次以非蒙古人身份获得了这个职位。此时,他一身是血,沮丧的坐在王宫里的一块石头上。
这些汉人还是和传说中的大唐的兵马一样强大,他们根本不是对手
他们对汉人的记忆,永远的留在了怛逻斯城下,那些安西都护府的安西军身上。两万安西军和五万仆从军,对抗三十七万阿拉伯帝国军队的场景。是这里六百年来的传说。
从那以后,他们就再也没见过汉人的军队。
“大人,外面的明军派来了使者。您见他吗。”伊古德进来说道。
哈麦德纠结了一会,点了点头。
大汗已经不在了。继续抵抗毫无意义。
希瓦已经完了,再一次的灭国了。这次是被汉人灭掉的。
“亦刺克大人,我军大帅让我来向你们传达命令。请你们立刻放下武器,缴械投降。我们保证你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果你们继续负隅顽抗,我们就用火炮轰击王宫。到时候玉石俱焚,悔之晚矣。”侯平大声说道。
他身边的通译,立刻用乌兹别克语翻译了一遍。希瓦汗国主要使用乌兹别克语作为官方语言。
哈麦德皱眉,这是没有条件可讲了,要求他们无条件投降的节奏了。
“我能问一下,我们的大汗在哪里,被你们俘获了吗。”哈麦德问道。
“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问你们啊。”侯平莫名其妙的说道:“我们没有看到你们的王室,我们一直在作战。难道你们的大汗不在王宫里,我听说他不是偏瘫了吗。”
他来见最高官员亦刺克,就是因为情报显示,哈麦德代大汗处理国政。他们的大汗卧床不起。
此时,哈麦德苦笑,这时候才知道,大汗应该是有自己的办法逃走了。
毕竟他不是蒙古人,也不是阿明那种嫡系。
“好吧,希望你们信守承诺,不会伤害希瓦的军民百姓。我同意投降。”
阿尔斯楞得到消息大吃一惊,不顾正在接受投降的敌军,带着亲兵营就来到了王宫,开始大规模的搜查。
这座城都围死了,大汗一家和内阁八大臣及其家属居然神秘的失踪了。甚至国库都搬空了。太监宫女一个也没见到。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正常情况下,按照杨凡的规矩,占领敌国城池和府库,缴获的物资要集中拍卖的。收益五马分肥。
也就是杨府财政处收取五分之一,用于填补花出去的部分军费财政处处长是湘怡。
军械处收取五分之一作为武器研发费用。五分之一用来填补伤亡退役老兵安置基金。
五分之一给全体参战官兵发奖金。按人头平均发。官兵一致。最后的五分之一最为军功的奖金发给立功受奖的官兵。
现在,打下了希瓦的都城,居然没有抓到王室成员,甚至最高的官员也失踪了。而且国库是空的。几乎一无所有。顿时让他无法接受。
难道王室长翅膀飞走了吗。
“马上关闭城门,全城搜索,看看他们是不是换了衣服藏在民间。”阿尔斯楞考虑了一下说道。他认为这是最有可能的情况。
知道三天后,他们终于发现了地道。斥候顺着地道摸到了那个小村庄,然后根据辨认马车的痕迹和马粪,终于找到了那个小港口。
小港口因为隐蔽在一座小山的后面,大军拉网搜索本地居民时,没有发现。现在早已人去屋空了。从栈桥可以看出,这里早就预备了船舶。
斥候队长李德林对着地图,看了一会,说道:“我们回去复命吧,海对面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省。追不上了。”
杨凡收到阿尔斯楞的电报后,也有些哭笑不得。
希瓦人这是总是被灭国,都灭出经验来了。早就秘密准备了逃生通道。跑就跑了吧。没必要纠结。现在还不是招惹奥斯曼人的时候。
他马上要南下攻打布哈拉汗国,要稳住莫卧儿王朝、萨菲波斯帝国以及奥斯曼帝国。
“回电给阿尔斯楞,让他不要纠缠这件事,跑了就跑了吧,让他尽快把希瓦的人口全部强制东迁。让他兵分两路,沿着锡尔河和阿姆河,一路向东。沿途扫荡一切绿洲,把所有人都给我带走,到费尔干纳盆地会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锡尔河的上游是费尔干纳盆地,布哈拉汗国的精华之地。而阿姆河的上游是吐火罗盆地。吐火罗人就是当初在怛逻斯城反水,半夜从背后偷袭安西军,导致唐朝丢掉西域的罪魁。
第四天,步兵第三师已经乘蒸汽卡车赶到了这里。完成换防后。三个骑兵师驱赶希瓦城内的居民,带着能带走的财产和粮食。会合城外的四十多万居民,沿着两条大河开始东迁。
沿着河走,一个是保障供水,中亚腹地这里基本都是沙漠和戈壁。这么多人口的迁徙,没有水是不行的。另一个就是绿洲都在河边,人口也都在河边。只要沿着河岸搜索,这些人根本跑不了。
基本一路推过去,这里就清空了。
沿途的每一个绿洲都不大,大概也就在河岸两侧三五公里的样子。这里往往有一个贵族统治,有个土堡。普遍兵力也就一两百人。
在大军面前,根本不够看。
骑兵军也没有什么耐心。先派人靠近用铁皮喇叭喊一喊,让他们投降。不肯投降的,那就一顿骆驼炮招呼。
两路大军,几乎每天都在作战。一路带着俘获的人口牛羊沿着河溯流而上。物资装在船舶上。人畜都步行。一天天的接近。帕米尔高原。
尽管他们不愿意离开家园,但是,这由不得他们。他们看到这些人里面有一半的蒙古人人。他们立刻怂了。
蒙古人一直在统治中亚,几百年了,早已屠杀的他们没了抵抗的勇气。
喜欢明末钢铁大亨请大家收藏:()明末钢铁大亨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